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注册

登录

汉网首页

研讨汇|由县城出发,通向“自我”和世界——李一默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每日关注

2月16日,由中国作家网主办的“李一默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李林荣,《当代》杂志执行主编徐晨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副主编崔庆蕾,中国作家网副总编辑王杨,《人民文学》编辑、作家刘汀,《文艺报》编辑、青年评论家行超,北京电影学院教师、诗人李啸洋,中国作家网采编二部主任杜佳、中国作家网文史频道编辑陈泽宇等与会研讨。研讨会由中国作家网总编辑陈涛主持。


(相关资料图)

李一默,本名李英俊,1987年生,山西右玉人。曾任《南方文学》编辑,现为中国作家网记者、编辑,“新作品”频道负责人。从事小说创作十余年,作品散见于《青年作家》《红岩》《湖南文学》《天津文学》《黄河》《福建文学》《时代文学》《安徽文学》等文学报刊。

研讨会现场

陈涛表示,李英俊是中国作家网优秀的文学编辑,他工作积极努力、勤勉敬业,置身文学现场,关注文坛动向,始终充满热忱,持有着强烈的文学使命感与参与感,且具备较强的把关意识和出色的文学鉴赏能力。在日复一日披沙拣金式的工作中,李英俊为中国作家网新闻、新作品等频道的建设付出了辛劳和努力,初步形成了个人的编辑理念,其踏实的工作态度和诚恳的为人风格广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工作之余,李英俊专注于小说创作,自大学起至今笔耕不辍,笔力集中在短篇小说文体实践中,已创作有数十万字,并以笔名李一默在各类报刊平台发表作品数十篇,在文学界收获了一定的关注。中国作家网开设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既出于对本网员工的关心爱护、鼓舞勉励,也是对青年写作者的培养扶持、成长助力。陈涛希望与会专家对李一默的创作问诊把脉,找到他的优势与不足,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也希望李一默通过此次研讨不断提高充实自我,在日后的工作与创作中更进一步。

左起:李林荣、徐晨亮、崔庆蕾

逐一阅读作品后,李林荣认为,李一默的创作已初步告别了小说家的青涩阶段,正走向自我成熟之路。他的创作拥有共同的主题,即书写自己离开之后家乡县城的变化。在这个过程当中,作者试图把很多对生活的思考深入地容纳进小说中去,这也赋予了作品基本的面貌。小说《大地》《去右玉找一棵树》《火焰山》等都与时代的风貌紧密贴合,又具有一种底层关怀意识。小说的叙事接地气、有温度,在细节描写上充分到位。徐晨亮对短篇小说《铜人》的创作较为认可,他认为这是李一默全部作品中最体现“贴着人物写”的篇目。《铜人》的情节线索并不复杂,但小说中的“铜人”通过特定的视角与周遭世界进行充分的精神互动,作者的感受力在这个形象中被激活了。徐晨亮还提到,李一默小说中存在特别具有“飞扬的想象力”的部分,通过一些具体情节的设置,小说从现实境地通往“亦真亦幻”的造境,显露出一定的创作功底。崔庆蕾谈到,从《小县城》为代表等小说中,可以发现李一默虽然具备相当庞大的个人经验,但却相对少地动用个人的经验储备进行创作,作者更愿意朝向更开阔的生活和世界,以想象和虚构的方式展现比较成熟的叙述能力。崔庆蕾认为,李一默小说“弱故事性强叙述性”,文学能量在叙述中蓄积铺展,带有特别的韧性和味道,并善于把握人物心理,能够把微妙的、隐藏在人物心灵深处的内容挖掘出来。

左起:刘汀、行超、李啸洋

刘汀谈到,李一默的小说基本功扎实,看得出作者具备很强的文字敏感性,小说中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力可圈可点,尤其对县城生活的记忆如数家珍,能够感受到不同身份的人物的视角、知识水平、文化水平,并已经试图用不同的角度来建构一个完整的小说世界。行超就《杀死一只麻雀》《巨人家族》等作品进行了读解,她认为,李一默的小说中有着青年写作者里不常见的文学自觉,他始终朝向寻找答案的方向勇敢前进,人物在个人身份与社会身份的选择中袒露内心对生活的矛盾,并最终认识到故乡对精神成长的重要性。同为山西右玉人的李啸洋注意到小说中鲜明的地域色彩,山西右玉一带的人文地理萦绕在字里行间,增强了作品的现实感。李啸洋认为,李一默小说中写出了作为“县城”的独特的中国逻辑,县城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一切在这里获得了折中性,它既具有历史的投影,又遵从现代化的驳杂,李一默小说对县城的把握比较准确,读来令人感到一种贴切的信服与喜悦。中国作家网编辑陈泽宇认为,小说《铜人》中铜人的“紧张感”或可作为理解李一默许多作品的一把钥匙,“紧张感”调适着小说的人物、情节、语言等诸方面,主体和他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是选择“藏匿”,还是选择“扮演”,都与这种“紧张感”主导下的叙事策略有关。

同时,与会专家认为李一默的小说中尚存在着种种不足,也有着当下青年创作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文学区别于社会学、历史学,其文字描述更适合通过具体的细节、场景传达给读者,作者通过把个人化的经验感受埋藏进文本内部,可以获取更强的创作张力。大家建议,小说中需减少概述性内容,以更丰富、立体的文学表达组织叙述,同时要注意小说的形式感,用更具现代性、合理性、技巧性的形式结构故事,让经过众多小说家之口讲述过的主题再传新意。此外,与会专家谈到,作者在后续修改作品时也宜对部分小说的选题再做斟酌,将一些片段化的主题进行俭省,收纳到结构较大的作品中作为元素呈现,会让作品的整体性更加精湛、到位,更具纵深感。

作家李一默

研讨会最后,作家李一默就自己的小说创作坦陈心迹。他表示,自己的绝大多数小说都是根植于家乡山西右玉,这个小县城是历史上“走西口”的必经之地,也是新时期以来充满生机活力的一片沃土,他对故乡的风土人情充满感念。李一默向参与作品点评的专家致谢,感谢各位专家提出的切中要害的问题,大家的批评将让他在小说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李一默说,“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深知自身的局限性。文学创作不能‘闭门造车’,写作者需要把自己打开,走出去,需要交流探讨,互相切磋。像我这样一个籍籍无名的写作者,在今天,能有如此机会,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肯定和鼓励。”

与会人员合影

(摄影:冯海文)

1

END

1

编辑:刘雅

二审:王杨

三审:陈涛

上一篇:天天微动态丨2023张家港初中学考报名通知原文(往届生+应届返港生)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0

热点资讯

前瞻科技

商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