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注册

登录

汉网首页

家长应更关注孩子的眼轴长度


(资料图片)

专家指出,该指标可辅助判断近视进展并提示相关风险(副题)

解放日报讯(记者 顾泳)昨天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蔡司三度携手发布《给孩子一个清晰的世界——2023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报告显示,93.3%的医生建议家长关注眼轴长度,而在众多视力检查项目中,62.2%的家长更关注裸眼视力,对眼轴长度的关注仅为44.0%。

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为儿童青少年近视精准防控工作指明新方向。教育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仍处高位,加之眼科医疗资源总量不足,防控工作任重道远。

此次报告突出医疗场景,覆盖1500余组家庭、15家医疗机构及28位眼科专家,诠释对近视精准防治的新认知,为公众提供近视防控行为指导。

报告主审专家、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表示,眼轴长度作为客观检测指标,在辅助判断近视进展情况并提示相关风险方面具备显著的医学意义。因此,报告呼吁优化眼健康检查结构,关注眼轴金标准,为近视防控关口前置打下基础。

93%的医生在接诊时经常遇到屈光发育档案“不可用”问题。不完整、不连续的屈光发育档案会直接影响诊疗效率及干预方案选择。周行涛强调,建设标准化、数字化的屈光发育档案刻不容缓,不仅能全路径追踪儿童青少年眼健康发展趋势,实现精准个性化防治,同时也为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促进各层级互联互通及近视防治成效提升注入动力。

报告还发现,部分家长在近视防控认知方面仍存误区。60%的医生观察到,当家长首次关注视力问题时,孩子近视度数已发展至100度以上。由于大部分家长关注孩子视力问题时间较晚,加上筛查环节尚未有效发挥作用,影响了早期预防效果。谈及近视防控目标时,58%的家长都期望能通过干预手段实现近视度数下降。专家表示,临床医生为患者选择干预手段时会首先考虑安全性,其次是有效性和可行性。因此,帮助家长树立合理的防治预期,提供贯穿近视精准防治全流程的专业科普教育迫在眉睫。

随访周期方面,所有参与调研的医生均建议近视儿童青少年至少6个月要进行一次复查,而被访患者中,孩子复查周期为6个月以内的比率仅为56.8%。报告呼吁应从提高家长认知、完善数字化辅助以及引导分级诊疗等多种途径着手,提高患者遵医嘱复查的比率,助力近视长程管理。

上一篇:浙江舟山当地8大特色美食,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快消息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0

热点资讯

前瞻科技

商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