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注册

登录

汉网首页

“薯”光无限 华丽转身——从民乐山丹看河西打造高端优质马铃薯产业新高地

初秋的民乐、山丹,清凉舒爽,满目葱茏,一方方高标准农田广袤平坦,一片片秋粮作物绿意盎然,一垄垄马铃薯枝翠叶茂、长势正旺。

民乐、山丹两县是我省马铃薯高产区,也是河西走廊马铃薯产区的典型代表。两县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聚焦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构建现代化良种繁育体系,推进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生产,持续扩大专用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稳步建设商品薯生产基地,做大做强马铃薯精深加工,推动马铃薯产业优化升级。


(资料图)

今年,张掖市种植马铃薯万亩,其中民乐县马铃薯15万亩、山丹县万亩,预计总产量91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亿元。

做强种薯“芯片”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张掖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状况如何?

行进在祁连山下的民乐县永固镇、南丰镇,绿油油的万亩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集中连片,打破乡镇、村组界线,实现了脱毒良种的品种统一、水肥一体、北斗定位、精准导航和全程机械化作业种植。

在南丰镇滕庄村马铃薯基地,记者拨开马铃薯枝叶,看到一条条细长的黑色滴灌带遍布田间,滴灌管上的小孔,渗出的水滴直接浇灌到作物茎根部,吸收了水肥营养液的马铃薯,葱翠挺拔,块茎不断膨大。

“我们推广水肥一体化代替地膜技术,节肥30%、节水40%,有利于机械化联合收获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杜绝了白色污染,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种薯品质和质量。”甘肃鼎丰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薛贵民介绍,公司投资亿元购置了国内外先进的机械208台套,实现了马铃薯种收全程机械化,在民乐县建立现代化马铃薯生产基地9个,种植马铃薯万亩,其中种薯万亩,产品供不应求。

走进民乐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组培车间干净整洁,透过玻璃通观通道,但见全自动组培设备快速制成一瓶瓶培养基,操作台前的技术人员“全副武装”,身着白大褂、戴着帽子和口罩,小心翼翼地对瓶苗进行茎尖剥离脱毒操作。在钢架玻璃日光温室里,自动化苗盘上翠枝嫩叶,工人轻轻揭开枝叶,露出一颗颗微型种薯。

这是由甘肃集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亿元建设,建成马铃薯自动化组培苗中心3200平方米,建成全省最大的5万平方米单体钢架玻璃温室原原种生产基地,配套8000立方米气调库、1200平米自动化苗盘定制车间等。每年可生产马铃薯脱毒苗5000万株、原原种5000万粒、原种3万吨以上,可满足10万亩以上马铃薯种植用种需求。

骄阳如火,在山丹县位奇镇柳荫村的马铃薯育种基地,各种马铃薯新品种蓬勃生长,丝毫不见高温带来的枝叶打蔫景状。

“甘农薯7号、9号品种耐旱耐高温,对比从国外引进的大西洋品种,在今年干旱情况下,大西洋品种遇旱就停止生长、还出现畸形薯。但甘农薯7号、9号品种在持续干旱20至30天后,进行滴灌,块茎继续长大,抗旱效果很明显。”甘肃农业大学张峰教授介绍,作为生产加工马铃薯全粉的品种,团队将加快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推广进程,解决河西走廊沿祁连山冷凉灌区马铃薯专用加工型品种缺乏等问题。

山丹县于2019年被原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近年来该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向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倾斜,在海拔2000-2400米南部冷凉区建成6个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年生产原原种8000万粒、原种6万吨。

做大商品薯基地

一片广阔的马铃薯田间,遍布智能设备:农业气象环境预警系统,时时监测天气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智能灌溉系统,通过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的监测,可监测到马铃薯是否缺水、是否缺肥、缺哪种肥料,并进行智能配肥,及时远程控制施肥、浇水;智能病虫害测报系统,可自动识别60多种虫害,并监测虫害数量,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绿色防控。

工作人员操控无人机,进行病虫害绿色防控作业。伴随着“嗡嗡嗡”的声音,几架无人机在马铃薯田野上空盘旋、飞翔,播撒着丝丝雨雾……

这是记者在民乐县六坝田园综合体马铃薯智能高效示范基地看到一幕。

民乐县着力构建现代化标准种植体系,在建成高标准农田80万亩的基础上,推行马铃薯种植“一村一块田、一企一基地”模式,集成应用“脱毒良种+地膜覆盖+配方施肥+机械耕作+病虫防控”的“五统一”标准化种植技术,打造千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48个、万亩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建成加工专用薯种植基地10万亩,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率达95%以上,全面提升马铃薯种植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

在山丹县位奇镇四坝村千亩马铃薯绿色标准化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可谓“五彩纷呈”。陇薯、庄薯、青薯等不同马铃薯系列品种“竞相生长”,高淀粉型、全粉型、鲜食型、菜用型等不同功能的马铃薯新品种“竞相争艳”,纳米铁微肥试验、不同微生物制剂效果试验、马铃薯大豆带状复合试验、有机-无机配施试验等各项试验有序进行。

据山丹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何振明介绍,基地建设马铃薯“水肥一体化+化肥减量增效+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点200亩,辐射带动绿色标准化种植1400亩,做到智能控制、精准灌溉、精量施肥、水肥耦合,打造节水农业、高效农业、智慧农业新亮点。

“今年,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586份,带动286家合作社和3150户农民发展马铃薯产业,发展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8000亩、良种繁育基地万亩、大田商品薯3万亩,通过统一提供种薯、统一栽培管理技术、统一开展机播、统一开展植保、统一产品销售,今年预计亩均马铃薯纯收入1800元,将比往年增长%,辐射带动农民节本增效,实现增收致富。”山丹县正明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梁正明告诉记者。

山丹、民乐两县在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集约化程度高的优势,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山丹县共有从事马铃薯种植的新型经营主体635家,种植大户627户,99%为流转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民乐县77万亩耕地实现流转经营,流转率达到70%,其中有15万亩种植马铃薯。

土地集约化经营,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我省马铃薯平均单产吨,中东部旱作区单产水平相对较低,而山丹、民乐马铃薯单产水平平均超过3吨。

做优精深加工

记者来到位于民乐生态工业园区的甘肃爱味客马铃薯加工有限公司,从参观通道的玻璃望去,万吨马铃薯全粉自动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加工,一头“吃进”一颗颗滚圆的马铃薯,经过清洗脱皮、高温蒸煮、自动烘干等程序,另一头“吐出”如雪花片一般的马铃薯全粉。

目前,爱味客每年通过签订订单,带动民乐县50家农业企业和合作社集中连片种植马铃薯超过7万亩。

甘肃爱味客马铃薯加工有限公司由民乐县人民政府和荷兰考森·爱味客集团合作投资建设,引进全球顶尖马铃薯全粉生产设备及技术工艺,原料储存能力达万吨,原料年加工量达1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马铃薯雪花全粉生产企业,成品年产出2万吨,年产值2亿元。爱味客全粉成为国内畅销全粉产品之一,在全国全粉市场占有率达25%以上,部分产品已远销东南亚、中亚、西亚地区。

据悉,马铃薯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据营养学家研究,一个150克的马铃薯可提供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C的45%、钾的21%,素有“地下苹果”“第二面包”之称。

民乐、山丹在提高马铃薯精淀粉产量的同时,积极开发马铃薯全营养的价值,以全粉、变性淀粉及其衍生产品、主食产品、膨化食品、休闲食品、功能产品等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完整的集群化加工体系,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山丹县芋兴粉业有限公司,清香的薯麦冲饮品、酥香的薯片、软和的马铃薯面包,以及真空包装的马铃薯搅团、薯泥配以油泼辣子佐料,还有马铃薯粉丝、粉皮、粉条、面条、面丁等系列马铃薯食品,琳琅满目,让参观者大快朵颐。

芋兴粉业是甘肃农垦集团旗下甘肃亚盛薯业集团马铃薯全产业链的核心加工企业,研发出一系列马铃薯新产品,年产马铃薯全粉1万吨,石磨粉3000吨,薯麦混合粉3000吨,马铃薯淀粉2000吨,薯片、薯泥、搅团、面条等主食化系列产品500吨。

有别于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高淀粉及菜用型生产区,以山丹、民乐为代表的河西走廊全粉(薯条、薯片)加工型生产区,是我省马铃薯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高产区,目前,两县马铃薯产业体系雏形已经形成,均从种薯繁育、标准化基地建设到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开发,全环节发力,全产业推进。

目前,山丹县与上好佳、达利园等加工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收购关系,年外销商品马铃薯20万吨以上,带动产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发展。民乐县推动鲜食化、主食化、工业化、市场化、产业化“五化”并进,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连续10年稳定在15万亩、总产量50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10亿元。

上一篇:上半年25大类食品安全抽检不合格率降低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0

热点资讯

前瞻科技

商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