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注册

登录

汉网首页

全球新资讯:盘活乡村“沉睡”资产资源的琼中探索

原标题:盘活乡村“沉睡”资产资源的琼中探索

近年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将农村“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聚焦乡村闲置资产资源,大力实施“千村千企”战略,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社会参与、村企共建的方式,持续从单一激活向整村激活、多村联动激活、整片整区域激活升级,推动“沉睡资产”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开创农民、经营主体、村集体三方共赢局面。

动因


(资料图片)

一是产业兴旺有要求。前些年,琼中通过整村推进富美乡村建设,已经涌现出一批发展乡居民宿、旅居康养、文化创意产业等多种业态的典型项目,但整体尚处于小、散、弱状态,进一步激活乡村闲置资产资源,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是当务之急。二是生态宜居有需求。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生态移民的脱贫搬迁、先富起来的农民到城镇置业入学,出现了一批长年累月没人居住的闲置农房和废弃的学校、民房等。这些被闲置的农房,没人打理和修缮,影响村容村貌。激活农村闲置资产综合开发利用,可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生态宜居锦上添花。三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需要。过去,缺乏“造血”功能是琼中村级集体经济的一个突出且普遍性的问题。全县100个行政村中经营性收入较低的村占大多数,这些村的村级经济薄弱、缺少产业支撑、内生动力不足。四是农民增收有意愿。近年来,该县农民人均收入虽然逐年提高,但财产性收入占比仍很低,充分激活闲置资产资源,可为农民持续增收找到新途径,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找到新路径。

探索

(一)摸清底数,让闲置资产资源“盘得顺”。一是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该县组织对集体土地、荒地、水域等资源要素和闲置的房屋进行新一轮盘点和梳理,按照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到户类资产3种类型,建立台账,从中挖掘出闲置资产资源,将闲置资产情况细化造表登记,明确各宗闲置资产所在位置、评估价值、盘活使用情况等,落实专人负责更新盘活进度,实现对闲置资产处置的动态监测与实时跟踪,做到底数明、家底清。二是科学评估农村资产资源价值。闲置资产资源涉及多方主体,各类因素交织,该县采取行政、法律、市场、经济等综合手段,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清查出的资产进行全面评估。三是多措并举打出变废为宝“组合拳”。依托县属三大平台公司“火车头”带动,将村集体资产注入县三大平台公司,通过租赁、入股等形式引进经营主体进行经营,将各类资源转换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生产要素,从而把“死资源”变成“活资产”。

(二)统筹整合,让闲置资产资源“盘得实”。一是整合国企资源。该县将16家县属国企重组成为三大平台公司,分片区、分领域因势利导指导全县100个行政村创办了村级公司,采用“村级公司+农户”“村级公司+社会资本”等形式,引导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更多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二是整合涉农资金。该县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各级财政投入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等,统一整合为一个“大专项”,确保涉农资金由零碎转为集中投向,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为村级公司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三是整合村级资产。组织村民将闲置的建设用地(宅基地)、耕地、撂荒地、林下闲置地以及农用设施等资源集中流转,变村集体低效闲置资产为村级公司有效经营资产,围绕招商引资项目,采取租赁、入股等方式有效保障进村企业生产经营需要。

(三)创新模式,让闲置资产资源“盘得亮”。一是“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如平台公司与湾岭镇水央村组建水央农业科技公司,引进6家社会企业在水央村完成投资1.11亿元,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旅居康养、高端接待、科研交流为主要内容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以不到2000万元的政府投资撬动近5倍的社会投资。琼中田园综合体——未来·水央现代农业技术交流中心启动试营业,春节期间入住率100%,实现收入19万元。二是“合作社+土地流转+农户”模式。如,吊罗山乡引进联禾星合作社进行益生菌水稻试种,流转并改造修复了什丁村122亩撂荒地,翻地、耕整、起垄,让荒地重获“新生”,水稻亩产可达1200余斤。联禾星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对农户生产的稻谷以高于市场价20%—30%的价格进行回购,保障农户增产增收。农民不仅收到土地的租金,还能领到每月2500元的务工补贴。三是“央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光伏+农业种植”模式。如,该县引进中国华能集团投资兴建的华能琼中营根镇50MW农光互补集中式光伏项目,对约200亩的废弃矿区进行生态修复后,采用“光伏+农业种植”模式,让农业和新能源产业同步发展。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增加税收近200万元,带动当地就业岗位50多个。四是“社会企业+废弃校舍+保护修复+研学基地+乡村民宿”模式。如,该县引进海口“胡画艺术·学而营造”团队,租赁荒废多年、面积近1000平方米“黎母山林业公司学校”,提升改造为“学而山房”项目,先后投资1000万元,本着“修旧如旧、化废为宝”的理念,集校外研学与自然教育、科学考察研究、人文艺术空间、森林民宿于一体,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五是“社会企业+废弃老镇墟+森林文化康养基地”模式。2021年,该县引进雷花果(海南)健康服务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利用红毛镇老镇墟,集中打造集高端康养休闲、高端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古建资产活化利用为一体的万寿山共享文化康养小镇。

(四)建章立制,让闲置资产资源“盘得稳”。一是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合力抓的工作协调机制,握指成拳推动干部资源向“三变”一线下沉、人才资源向“三变”一线整合、组织资源向“三变”一线集聚。二是制度保障机制。相继出台《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鼓励企业进村助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指导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为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共建共享机制。盘活乡村闲置资产资源,农民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该县村级公司与农户通过建立租赁联结、劳务联结、股份联结等利益关系,把农户捆绑在产业链上,与经营主体“联产联业”“联股联心”,实现农民土地入股挣股金、资金入股挣收益金、务工就业挣薪金“一地生三金”。四是风险管控机制。琼中出台了乡村振兴子公司管理制度,三大平台公司和各村级公司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责明确、有效制衡的企业内部风险管控机制。

启示

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琼中以“三变”改革助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至少得出以下三点启示:

启示一:盘活乡村闲置资产资源必须找准发展定位。在盘活闲置资产资源中,琼中因村制宜,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根据每个村庄的实际情况和地理环境等特点发展产业,因村施策,一村一策,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多元发展,走出了一条差异化、错位式发展道路,为全省各地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质升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启示二:盘活乡村闲置资产资源必须突出共建共享理念。琼中以开放的姿态招引优质资金和资源进入乡村休闲和创业产业,建立与百姓互为支撑、和谐共处、有机融合的利益共同体,让原住民和外来工商资本共享发展成果,这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值得注意的是,琼中本次启动“千村千企”战略,明确要求入驻企业必须达到一定数额的投资强度,并就促进农民增收作出具有法律效应的承诺,此举有效确保了农民增收和集体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启示三:盘活乡村闲置资产资源必须强化融合发展思维。琼中盘活乡村闲置资产,有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适度有序、深度融合、提升品质原则,才能推动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乡村经济得到有效激活、乡村文明得到有效传承。

(海南省政府督查室调研组,执笔人:汤和银 朱春涛)

上一篇:聚焦:怀孕早期症状有哪些_怀孕三个月会有哪些症状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0

热点资讯

前瞻科技

商讯教育